• 隴東報數字報

  • 掌中慶陽客戶端

首頁 > 社會
文化熱 旅游火 百姓富——慶陽市推進文旅事業高質量發展綜述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打開微信,點擊 “ 發現 ” ,使用 “ 掃一掃 ” 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。

慶陽歷史厚重,文化燦爛,周先祖不窋曾在這里“教民稼穡”,開啟了華夏農耕文明的先河;中醫鼻祖岐伯曾在此與黃帝論醫,成就了中華醫學巨著《黃帝內經》。慶陽是甘肅唯一的革命老區,境內紅色文化遺存豐富。慶陽香包、隴繡、民間剪紙、道情皮影等民俗文化獨樹一幟。歷史文化、紅色文化、民俗文化,與廣袤蒼茫的黃土高原、層巒疊嶂的子午嶺相互映襯,薈萃成悠遠綿長、多姿多彩的魅力慶陽。

近年來,我市依托獨特資源優勢,突出政府主導和規劃引領,在驅動文旅融合、產業發展上深下功夫,按照“舉紅色旗、打特色牌、走綠色路”的發展思路,積極構建起“文化熱、旅游火、百姓富”的產業發展新格局,全市文旅融合邁上新臺階。

▲環縣環州故城古箏表演 。

鄉村旅游 

帶動群眾增收

盛夏時節,走進西峰區顯勝鄉毛寺村,依山而建的鳳凰塬舍主題民宿客棧獨具特色,游人如織,毛寺鄉村旅游又一次“燃”了起來。

“真不敢相信,這里曾經是全區15個深度貧困村之一?!庇慰妥笫缣m和西峰區福陽家園健身隊的11個姐妹第一次來這里游覽,連心橋、龍泉寺、鳳凰塬舍等景點讓她們流連忘返。

▲西峰區顯勝鄉毛寺村鳳凰塬舍。實習生 徐嘉英攝

西峰區毛寺鄉村旅游“樣板村”是省委、省政府確定的全省十大美麗鄉村“樣板村”之一。隨著毛寺鄉村旅游的不斷升溫,當地群眾又一次嘗到了發展旅游產業的甜頭。鄉村兩級利用游客服務中心等資產評估入股,盤活閑置資產,按照比例進行收益分紅,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和群眾增收。

“現在生活好了,還可以把自家的土蜂蜜、胡麻油、黃花菜、土雞蛋、甜瓜等放在景點銷售?!泵麓宕迕衩v杰說。在旅游產業的帶動下,2021年毛寺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到了9300元,村集體收入8.4萬元。

為蓄足鄉村旅游發展后勁,我市先后出臺了《慶陽市促進旅游產業發展獎勵扶持辦法(試行)》《關于加快推進全市旅游業提質升級的實施意見》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,從景區建設、標準創建、產業融合、基礎配套、市場拓展等方面對鄉村旅游進行了重點謀劃和全力推動,努力做加法,增加文化含量和附加值。目前,全市有近50個村參與發展鄉村旅游,建成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1個、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4個、全省鄉村旅游示范村12個。

▲游客在采摘櫻桃。

在推進鄉村旅游發展中,我市積極推廣“景區帶村、能人帶戶、旅游合作社(公司)+農戶”三大模式,引導帶動群眾通過土地入股分紅、景區務工、交通運輸、住宿餐飲、銷售旅游產品等多種方式,參與旅游產業發展,幫助群眾就業增收?!笆濉逼陂g,全市鄉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800多萬人次,實現旅游收入40億元,帶動2.3萬多人實現了就業增收,人均收入達到了1.5萬元以上。

完善基礎 

打造品質景區

5月20日,慶陽市文旅融合發展工作推進會舉行,來自全市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、中國民間藝術大師、各縣(區)文旅單位的代表齊聚一堂,為文旅融合發展和A級景區創建開展“頭腦風暴”。目前,全市納入5A級景區創建計劃的有岐黃周祖文化旅游區和南梁紅色旅游景區。

▲華池腰鼓表演。

為提升“高天厚土、紅色圣地、文化慶陽”旅游目的地形象,我市一直把打造品質景區作為推動旅游發展的抓手。引領和助推慶州古城藥王洞養生小鎮、華池南梁紅色小鎮、環縣環州故城等景區立足市場,發揮優勢,以“文化搭臺提神,旅游鑄魂唱戲”,推動產業提質轉型,促進慶陽文化旅游資源“走出去、火起來”。

依托慶陽機場、青蘭高速、福銀高速和銀西高鐵等交通樞紐和交通要道,規劃建設慶陽旅游集散中心。持續推進“廁所革命”,著力把“廁所革命”從城鎮拓展到鄉村,從景區拓展到公路沿線、交通集散點和鄉村旅游示范村,全市新建成、改擴建完成141座旅游廁所。旅游配套服務設施不斷完善,建成6個景區游客中心、12座停車場等。智慧旅游建設步伐加快,市級旅游產業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平臺建成運營,“一部手機游甘肅”完成了慶陽數據信息錄入并投入運行。

▲游客在華池縣大鳳川軍民大生產紀念館前合唱。

圍繞“紅色南梁、岐黃故里、周祖農耕、民俗慶陽”四大文化品牌,全市實施文化旅游項目100多個,累計完成投資30多億元,先后榮獲《中國魅力城》“十佳魅力城市”和“最美中國文化旅游城市”稱號。2021年,全市共接待游客1054.8萬人次,旅游綜合收入54.4億元,分別增長40.1%和26.2%。

深度融合 

延伸產業鏈條

4月28日,寧縣首屆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大會暨“花海炫寧州文化旅游周”在瓦斜鄉義渠百花園開幕,戶外徒步賽、詩歌朗誦賽、春韻田園旗袍秀、“花為媒”青年交友聯誼會等系列活動的舉辦,吸引了眾多游客打卡?!傲x渠百花園離我家不是很遠,帶著家人來游玩,大家都身心舒暢?!庇慰婉R東霞說。

▲寧縣義渠百花園芝櫻花海。本報記者 陳飛攝

義渠百花園旅游項目由寧縣創新思維打造、甘肅義渠百花園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,自2020年4月開園以來,以花為“媒”大力發展節會經濟。同時,聚焦“吃住行游購娛”6大元素,狠抓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,帶動當地群眾實現增收致富。據了解,該項目每年可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2萬元,吸納80多名村民在景區務工,累計支付勞務費48萬元,人均收入達6000元。

▲慶陽特色美食。

近年來,我市按照“建好大景點、大景區,發展大文化、大旅游,推動文化旅游突圍突破”的思路,用“文化+”融合發展理念,推動文化與旅游、農業、體育、中醫藥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,先后建成重點景區20處,其中4A級3處、紅色旅游經典景區2處。采取“走出去”“引進來”的方式,以東西部旅游幫扶協作、銀西高鐵開通為抓手繼續深化合作,與天津、西安、銀川等城市就自駕游、親子游、研學游等引客入慶活動達成了合作意向,面對面宣傳慶陽旅游資源,有效推動了全市文化旅游的快速發展。

編輯:劉家瑋
相關稿件
国产热a欧美热a在线视频_日韩激情无码av一区二区_精品永久免费视频_精品午夜理论片